物流已經逐步成為運輸的代名詞,而在實際運作過程中,物流運輸與傳統運輸卻有著本質的差異,物流運輸對軟硬件的要求越來越高,以服務為導向的核心必須得到有效的實行,要求運輸企業或個人專業水準也很高。
湖州市交通局發布:湖州市在2009年將緊抓綜合物流,利用時機,把握機遇,加大物流重點力度,培養物流運輸重點企業,在水上運輸和陸上運輸緊密配合的模式,保證湖州市物流園區的發展。物流行業在中國國內發展較晚,在以后的將來是一個可以重點發展的行業。湖州市市政府下定決心,要徹底做到從現代運輸到物流行業轉型的目標。現代物流業是現代服務業的一項重要內容,市交通局嚴格要求把湖州市打造成現代化長三角物流中心,為浙江廬,江蘇,安徽等地提供倉儲、配送、包裝、中轉等服務。
首先是制定發展計劃,編制布局規劃,進一步深化細化今后一段時期物流業發展重點、扶持政策、配套措施等,并根據發展戰略和規劃部署,圍繞把湖州物流園區建設成省級物流示范基地的目標,按照“一園四中心”的總體布局,重點培育4至6個市級示范綜合物流基地和公共型物流中心,在各個縣區建設1至2個縣級綜合物流基地和公共物流配送中心。在此基礎上,針對運輸類、站場類和綜合類等不同業務領域,分類擇優扶持和培育發展潛力大的企業,引導他們加大資金投入,提高管理和技術水平,爭取擁有一家省級龍頭物流企業。
其次是構建城鄉物流配送體系。目前,湖州的快運小件運輸布網工作,已走在全省前列。今年,我市將把握和發揮這一優勢,總結試點經驗,加大推廣力度,通過政策扶持和市場引導,培育壯大配送主體。
同時,積極建設配送節點,逐步拓展配送網絡,全面構建覆蓋城鎮村三級的城鄉物流配送體系。
第三是依托省交通廳的物流信息化平臺,推廣物流信息軟件,加快推動物流企業業務信息系統與省交通廳物流信息系統的融通,力爭使所有物流龍頭企業都應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統處理業務,應用車載GPS定位系統、電子標簽和儲運條碼系統等新技術,不斷促進信息通暢,努力實現資源共享。
人才缺乏,一直是困擾物流業發展的瓶頸。記者獲悉,我市今后將在加強校企合作、培養專業人才上下功夫,一方面積極對外引進人才,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本地資源,與湖州師院、職業技術學院、交通學校等進行合作,健全培訓體制,逐步改變物流人才緊缺的局面。